投资篇:巧用杠杆 放大收益
2017-03-10 | 作者: 刘畅 | 来源:
炒股最好用自己或家庭剩余的可支配资金,但是在特殊时点,例如牛市初期,如果通过适当的资金杠杆,借助外部的资金力量,则会大幅提高收益。
    

巧用杠杆私募大赚

张波是一位民间投资高手,经常在网上发表投资观点以及研判走势的文章。早在2010

年,他就在股民社区类网站“都比邻”上写文章,预测2014年上半年将有一波牛市行情。

当2014年股市行情有所回暖后,他果断地成立了一直私募基金,公司名称叫“时鸣资产”,有“择时而鸣”之意。

一般的阳光私募公司都有交易员(操盘手)、投资总监、研究人员和财务人员等,而在时鸣资产的办公室中,包括董事长张波在内,公司员工一共仅4人。

张波对采访他的记者称:“这与我的投资模式有关,上市公司研究不是我们的重点,市场趋势和行业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2014年7月,当时我们判断行情要起来,牛市要买券商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重点配置了‘证券B’,‘银华锐进’等指数类杠杆基金也配置了一些。”

除券商股板块之外,当年表现最牛的板块还有军工和高铁,但时鸣资产没有参与到这两大板块。“军工和高铁这两个板块的行情主要是政策行情,没法提前预判到。”张波表示,他们只做自己看得清楚、能把握住的机会。

2015年上半年,行情由大蓝筹转向“中小创”,他们的投资重心则转向了以“创业板B”和“中小板B”为主。

由于分级B基金带有杠杆性质,而且张波敏锐地抓住了牛市初期的“大蓝筹”以及之后的“中小创”两波行情,所以收获颇丰。

场内融资+分级B

在股市利用“杠杆”资金主要有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场内融资。所谓“场内融资”,就是按照上交所、深交所的相关细则,通过合规的券商进行的融资行为。

具体而言,融资交易中,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股票。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交的保证金可以是现金或者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而后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进行授信后,投资者可以在授信额度内买入由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公布的融资标的名单内的证券。如果证券价格上涨,则以较高价格卖出证券,此时只需归还欠款,投资者就可获得更多盈利;如果证券价格下跌,这就需要投资者补入资金来归还,则投资者可能遭受更大的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场内融资”是在证监会监管范围内的融资方式,在杠杆比例、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与之相对应的是“场外融资”、“场外配资”,这类融资民间的机构往往给予5倍、甚至10倍的杠杆,在投资标的上也缺乏管控,这无疑将助涨“赌博”式炒股的风气。在2015年爆发的股灾中,利用“场外配资”爆仓的投资者比比皆是、教训惨痛。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分级B基金自身的杠杆。

分级基金一般就是把一只基金(母基金)的基础份额分成A、B两部分,A类拿约定好的固定收益,母基金进行投资,亏损由B份额承担了;盈利后则在首先扣除A端的固定收益之后,剩下的利润由B端的投资者分享。    

这种结构以及收益分成的模式,相当于B端的投资者向A端的投资者借钱投资,因此对于买“分级B”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放大风险和收益的杠杆型投资。很多人习惯把A类叫作“固定收益类份额”、“优先份额”,把B类称作“杠杆份额”、“进取份额”。

从基金类型来看,分级基金有股票型与债券型两类,股票型基金又包括主动管理型与被动指数型;债券型分级基金有普通债券型和可转债型。截至目前,国内已有200多只分级基金,投资标的也趋于多元化,不但有跟踪大盘指数(比如上证50,上证180等)的分级基金,还有投资资源、医药、房地产、金融、环保、军工等细分板块的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股灾期间不少投资者对“分级B”下折的危险性理解不足,去年11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同时发布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对“分级基金”的投资者规定了准入门槛。

该指引明确规定,从2017年5月1日起,普通投资者或一般机构投资者买入分级基金子份额需满足两大要求:20个交易日名下日均证券类资产合计不低于30万元;在营业部现场以书面方式签署《分级基金投资风险揭示书》。这意味着投资者事前就得清楚分级基金的风险,如遇“下折”后果自负。

把握“加杠杆”、“降杠杆”时点

在股市中利用“杠杆”资金,无论是“场内融资”还是利用“分级B”,都会同时带来两个潜在的效果:助涨以及助跌。因此,利用杠杆资金入市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把握好“加杠杆”时点。

只有在牛市启动的初期,加杠杆入市才是最安全的。牛市早期阶段,未来股指持续上行是比较明确的,因此对于风险承受力强的投资者可以适当进行场内融资,或者直接配置分级B基金。

在牛市初期,选择分级B基金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思路比较简单,不需要担心个别公司基本面变坏,或者出现“黑天鹅事件”,把握一个阶段的行业大趋势就可以了。

第二点,要记得及时“降杠杆”。

对于各种融资入市的行为,及时“降杠杆”可谓决定功败的关键因素。或者说,只有及时“降杠杆”,当初“加杠杆”才有意义。否则,股市一旦趋势改变,到头来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谈不上收益,有时候本金也会亏掉大半。

举例来看,便可知“杠杆”资金在“助跌”方面的可怕。

假设投资者以自有资金100万元买入一只股票,该股票从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投资者的损失是20万元,亏损20%。如果投资者自有100万元,再融资100万元,总计200万元买入同一只股票,该股票从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损失40万元,这40万元亏损完全由投资者承担,则投资者本金仅剩60万元,亏损幅度是40%(考虑到融资还有成本实际损失要超过40%)。

此外,融资交易中,投资者与证券公司间除了普通交易的委托买卖关系外,还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及由于债权债务产生的担保关系。证券公司为保护自身债权,对投资者信用账户的资产负债情况实时监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投资者担保资产执行强制平仓。

所以,如果牛市初期融资后,一定要在获利后及时归还融资款,并且不要继续融资。

同样的道理,投资“分级B基金”也要在获利后及时抽身,否则趋势一旦改变,连续跌停并不罕见。而且当基金净值低于一定水平后,“分级B”还有下折的风险。

因此,在牛市初期,融资盘获利后,要及时“降杠杆”,远离各类融资。随着牛市的发展,如果持续地保持“高杠杆”,则无异于坐在火山口之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