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跌!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在跌!投资什么更好?
www.moneyweekly.com.cn
2025-04-10
来源:理财周刊
对于长期配置银行理财产品的小伙伴来说,或许会发现这样发一件事情:今年以来,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明显出现了波动,直白点来说,整体收益率都呈下降态势。
你并没有感觉错,事实上,多家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确实也在近来下调了自家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甚至还跌破了2%——例如,中银理财“悦享天添2号”的业绩比较基准从此前的2.00%~3.00%调整为了1.20%-2.20%,下调幅度达80个基点;中邮理财也将“邮银财富·鸿元一年定开14号”的业绩比较基准由3.8%~4.8%下调为1.6%~3.4%,下限下调幅度高达220个基点;浦银理财“季季鑫定开6号理财产品”8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也均跌破“2”字头……

所以,去年收益率喜人、规模有显著增长的银行理财产品今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未来,还能放心投资银行理财吗?
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怎么了?
据数据统计,2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率跌幅较为明显: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均值降至2.27%,封闭式产品跌至2.29%,平均近1月年化收益率环比降幅已超60个基点,现金管理类产品也触及了1.5%~1.6%的历史低位。
由于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通常会将不低于80%的资金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因此,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及市场利率走势是密切相关的。
2024年,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使得存款产品在投资者中逐渐“失宠”,并将资金转移到银行理财上,在促成了债券牛市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也随之恢复了波动上行的走势。
然而,随着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快速上涨,未来的收益率必然要回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来源主要是债券的利息。债券价格的上升,等于让投资者提前拿到了未来的利息,这意味着未来可获得的利息减少,收益率下跌就成为了必然。
而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但由于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水平已经明显下降,因此,业绩比较基准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变化” “投资市场环境变化”等作出下调。
银行理财产品还能投资吗?
前期,受股市走暖等因素影响,部分资金流债券市场,导致银行流出产品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近期,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对全球征税,不仅导致美股连续大跌,亚洲市场也一片“腥风血雨”,市场的避险情绪火速升温,债券市场再次成了投资者资产的“避风港”——据业内人士透露,从近几日的债市主力买盘来看,券商和基金从一开盘便持续增持,部分含权基金正被交易盘变现,资金转向配置债券。
而随着避险资金涌入债市,银行理财产品势必又将迎来利好,据某银行相关人员透露,受关税政策冲击、避险资金涌入债市,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迅速。得益于债券市场的这波行情,市场交易活跃的利率债品种短期涨幅较大,市值资产占比较大的理财产品净值会有所提升。
因此,从短期来看,关税冲击下的避险情绪,为债市及固收类理财产品带来了大利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债市重回前高的时候,投资者只能降低收益预期,接受收益率必然降低的现实。
如果想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可以牺牲一些流动性,选择带有一定封闭期,封闭期过后每日可赎回的产品。

这类产品比“全开放”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要高,熬过封闭期后,流动性大幅提升,当理财产品净值出现较大波动或股票市场出现机会时,可迅速调整资金配置,实现更高收益并降低可能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