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股市暴跌了再想对策!是时候了解一下股债平衡策略
www.moneyweekly.com.cn   2025-04-08   来源:理财周刊

债市大涨

因为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导致债市大涨。

4月7日,国债现券、期货集体上涨。其中,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降幅较大,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5至8个基点,10年期国债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逼近1.6%、1.8%,其中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附息国债04”收益率下行8.25个基点报1.63%。

债券的收益率与价格反向运行,当收益率下行时,债券的价格上涨。受债券收益率下行、债券价格上涨影响,债券基金的单位净值大幅上涨,不少债券基金的单日涨幅甚至超过了0.5%,这样的单日涨幅在债券基金身上也是不多见的。

有分析指出,因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幅度大超预期,导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国债期货大幅上涨。4月4日中国宣布对美加征34%的关税等一系列反制措施,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加剧。4月7日,债券更是延续了前一个交易日的走势。

与此同时,4月7日,在美国“对等关税”的冲击之下,A股市场大幅下挫,上证指数下跌7.34%至3096点,创业板指下跌12.50%至1807点,幅跌之大,为历史罕见。

有机构认为,股市对于关税风险的疑虑,需要消化和风险释放。冲击力度到底有多大?机构预期冲击将小于2018年。

如何应对?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应对突发的暴跌行情?我们不能等到暴跌出现了,再想办法,而是要在暴跌出现前,就做好准备。股市何时会出现暴跌?没有人能准确预测,但应对股市暴跌并不是无计可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取股债平衡策略。

股债平衡策略是一种通过动态调整股票与债券资产比例,以维持预设风险收益目标的资产配置方法。其核心逻辑是“低买高卖”,利用股票与债券的相关性较低的特点,降低资产的波动性,同时捕捉市场机会。

该策略最早由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该书建议投资者将资金按固定比例分配于股票和债券(如经典的50%股票+50%债券),并定期(如每年或每半年)进行再平衡操作。 

比如,近期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债券价格大幅上涨,股票与债券的比例必然发生变化,股票占总资产的比重将低于50%,债券的比重则会高于50%。通过买入股票和卖出债券的方式,使资产组合重新回到50%股票+50%债券,这就是股债再平衡策略。 

格雷厄姆推荐的50%股票+50%债券,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中等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可以采用70%股票+30%债券的组合策略;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可将股票仓位降至30%或更低。

在仓位调整频率上,不要太高,正常情况每半年或者1年调整一次,也可以每季度调整一次。遇到像今年4月7日或者去年10月8日那样的突发行情,也可以临时增加一次调整仓位的操作。

选择的投资标的主要包括股票端和债券端。股票端可优先选择宽基指数ETF,如沪深300ETF(510300)、中证800ETF(515800)等,代表A股头部资产;激进者可配置科创50ETF(588000)或全球资产如标普500ETF(513500)等。

债券端以利率债为主,如国债ETF(511010)、国开债ETF(159649),或加入信用债ETF(511030)增强收益。

另据测算,在2004至2021年间,在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超过60%的极端行情下,股债平衡策略(50%股票+50%债券)的年度最大亏损幅度仅25%左右,波动率显著降低。

而从长期来看,收益表现较为理想。以50%股票+50%债券每年再平衡为例,据测算,2004至2021年的累计收益441.8%,年化9.26%,优于全仓股票。 

总体而言,股债平衡策略通过机械化的纪律操作,帮助普通投资者实现“不择时”的稳健收益。其核心在于长期坚持再平衡规则,避免情绪化交易。对于无暇研究市场的投资者,可直接选择股债平衡型基金,或通过沪深300ETF+国债ETF组合实践这一经典策略。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