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超给力,“跨年行情”稳了
www.moneyweekly.com.cn
2024-12-10
来源:理财周刊
今天A股再次沸腾,三大指数跳空高开,市场气氛仿佛回到10月初。原因很简单,全球目光都聚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中国经济的定调和表态,而昨天下午会议通稿的表述超级给力,让投资者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三大指数跳空高开
今早,上证指数、深圳综指、创业板指数均跳空高开将近100点,A股成交额时隔近1个月再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19万亿元。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9%、深圳综指上涨0.75%、创业板指涨上0.69%。
作为今年最后一次以研究经济工作为主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此次会议通稿发布时间在昨天下午3点20分左右,在A股收市之后、港股收市之前。受此消息刺激,港股尾盘出现显著拉升,新加坡上市的富时中国A50指数也大幅拉升了4%左右。
“跳空高开”是指开盘价格高过昨日最高价格的现象,表明当前市场热度有所恢复。然而,A股市场全天的走势,却一路下行,很明显,海外市场的反映更为积极。
正如有人说的,“机构投资者看转向,普通股民看数字”,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全是“转向”,却少了“数字”,所以散户为主的A股市场还要慢慢消化利好。
整体基调:超常规
此次会议关于宏观政策的表述出现了不少全新的提法,通过逐字对比,不难看出包含其中的政策信号。
首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具体而言,就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今年9月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当时的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随后出台了第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目前来看,力度还不够,还要“更加积极”。
上一轮把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后,一直持续到2010年末。如今14年后重提“适度宽松”意义非常重大,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会带来投资过热、通胀、房价上涨,所以面对“宽松”很是谨慎。然而,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是投资疲弱、通缩、房价持续下跌,内需不足,所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正是时候。
此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超常规”的提法为首次,意味着今后在赤字率、特别国债等方面都会加大量级。
第三,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稳住楼市股市”就是稳住了财富预期,老百姓的财富不再缩水,才敢于消费。可见未来股市、楼市还会不断有大招实施。
楼市方面,泽平宏观预计:“2025年,将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需求端激发购房者热情,可能继续放宽一线城市限购、推出针对首套房或改善型住房的财政补贴政策等;供给端改善资源配置,对于闲置或库存较多的地区,减少供地,加快旧房改造或以租代售措施,盘活存量资产。”
投资消费领域:超预期
内需不足仍然是制约国内经济修复的核心问题,在第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中,“以旧换新”的规模比较有限,整体来看对消费领域直接的刺激力度还是有点轻。而在本次会议上,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些表态超出市场预期。
中信证券指出,自9月下旬逆周期政策加码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拉动极为显著,除“以旧换新政策接续”外,我国仍有一揽子促消费工具箱可供使用,如对汽车首购群体给予补贴、生育补贴、发放餐饮旅游消费券等。
今年中央划拨15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特别国债,带动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上月增加1.6个百分点,高于往年水平。机构预计明年促消费中央补贴金额或在3000亿元以上。
投资方面,泽平宏观预计:明年投资可能倾向于基建投资和战略性产业投资,这类投资可带动大量相关产业链发展,撬动投资杠杆。老基建如高速公路等,数据显示,2025年北京、广东、四川、湖南、河南等省市均有较大规模公路建设计划;新基建投资方面,投向水利、5G网络、数据中心建设等。战略性产业方面,如芯片、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
“跨年行情”可期
明年3月还将召开两会,从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都将是政策密集出台的窗口期,叠加季报、年报披露,今年的“跨年行情”可能比往年更精彩。
当然,特朗普在明年1月上台后,可能也会为A股带来短暂的调整。不过,上世纪80年代美国也针对日本大打贸易战,日本却把“内需”搞得分外精彩,一边是宽松的货币,另一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结果,在整个贸易战期间日本股市走出了慢牛行情。
所以,关键还是政策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