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风险释放,静待政策大餐,A股这回稳了!
www.moneyweekly.com.cn
2024-11-08
来源:理财周刊
本周可谓“超级周”,三件影响股市的大事集中在这一周发生,其中两件属于外围“风险性事件”。目前来看A股挺过了这一关,就差“财政增量政策”这道最后的大餐了。
在昨日(11月7日)股市大涨后,今天(11月8日)市场震荡调整,成交量略有放大,上证指数收跌0.53%,深圳成指跌0.66%,创业板指跌1.24%。
“风险性事件”不同于“突发事件”,是指预期会发生,其结果可能会给股市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特朗普能否当选新任总统”和“美联储是否继续降息”都属于A股市场外围的风险性事件。
特朗普回归
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除了引发人民币快速波动之外,并未引发A股市场大幅波动。机构普遍认为,这一轮牛市的基础是A股股价长期低估、全球的货币宽松环境,以及中国宏观政策的大幅翻转。外部风险事件,短期可能影响市场情绪以及节奏,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决定A股表现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中国自身。
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大概可被概括为7个关键词,分别是对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放松监管、驱逐非法移民、鼓励化石能源、重视科技、外交孤立主义。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主要在于“对外加征关税”政策,会一定程度消减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与盈利能力。
不过,复盘特朗普前一次任期的A股市场走势,中金公司认为,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及技术限制措施虽在短期对市场造成一定扰动,但中长期A股市场表现仍主要由国内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应对决定。2018年美国开始实施加征对华关税政策,叠加国内金融去杠杆,A股表现偏弱,但后续在2019—2020年伴随政策应对和经济预期改善,市场重拾升势。
就在昨天,美国大选结束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成交量再破2.5万亿元,中信证券、东方财富、中科曙光、中国软件等行业龙头股超越10月初的高点,股价创出阶段新高。这就是牛市的特征,不断创出新高,不断缩小市场分歧。相信不久,上证指数也会突破10月8日创下的3674点位。
美联储再次降息
美国时间11月7日(北京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0%—4.75%。这是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又一只“靴子”落地。
此前,流传一种阴谋论,说什么A股大涨吸引了海外资金,所以美联储决定不降息了,为的是留住资金、给A股使绊子。其实,美联储的任何决策,首先取决于美国自身的需求。
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失业率和上月持平,为4.1%,符合预期;此外,工资水平继续上涨,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4%,略高于预期,同比增长4%。因此,随着通胀持续放缓,美联储担心高利率可能会冲击就业并对经济扩张造成拖累。美联储在9月大幅降息50个基点后,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依然是历史高位。所以,本月继续降息符合市场预期。
受二次降息影响,美股继续大涨: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74%,收于创纪录的5973.1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51%,收于19269.46点,首次收于19000点上方。
不仅美国处于降息周期,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都在持续降息,因此中国降息空间依然存在。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利于股市走出慢牛行情。
静待政策大餐
当前,股市、楼市是扭转财富缩水预期的关键,进而才可能提振消费、稳定经济增长。股市重现活跃之后,楼市也出现明显变化。
在9月底系列政策利好助推下,10月以来各地房地产市场销售端回暖明显。与此同时,房地产融资政策的进一步加码,也使得房企融资规模出现同比连续增长。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监测报告显示,10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289.7亿元,同比增长3.2%,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涨幅为正。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指出:决策层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已达成共识,政策逐渐转向积极;近期两次提出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5%的GDP目标是硬指标;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宏观政策由防风险、控杠杆、“置之度外”,更多地转向化风险、稳市场、稳增长、“躬身入局”。
然而,市场广泛关注的“增量财政政策”的规模到底是多大?还要等人大常委会结束才可知晓。到那时,我们就知道增量财政政策的详细清单了。这是股市投资者最为期待的消息,大家对金额特别敏感。有一种说法是,机构投资者看“转向”,散户看“金额”,如果“金额”超预期,散户跑步入场的局面可能再度出现。
高盛宏观经济团队预计,人大常委会决议的内容预计在8日晚些时候会有公告,考虑美国大选后加征关税的可能性上升,财政扩张可能会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