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了,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该怎么增?
www.moneyweekly.com.cn   2024-08-06   来源:理财周刊

增加财产性收入再次被提及

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顺应了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努力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变得更鼓。

《决定》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 

自从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后,“财产性收入”这个名词便持续受到公众关注。

要增加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然后才能想办法来提高财产性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产收入。主要是指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如存款利息、债券利息等;股息收入,即股票分红;以及基金投资收入,即基金持有的股票所分配的红利,?这是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一种收益形式。 

二、不动产收入。最常见的是家庭拥有的房屋等不动产所产生的租金收入,如出租房屋、车位等获得的租金;以及财产增值收益,即不动产价值提升后变现产生的收益。

三、其他财产性收入。除了动产和不动产收入外,还包括专利收入,即个人拥有的专利权所产生的使用费或转让费;以及出让纯收益,即出售财产后扣除相关成本后的净收益等。

怎么样增加?

时至今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被再度提及。那么,如何增加财产性收入,途径有哪些? 

从上面财产性收入的定义来看,能带来财产性收入的财产主要是生息资产,要获得更多的生息资产,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提高主动收入,通过自身的人力资源获得更多的工薪收入和劳务收入;二是增加结余,通过控制非必要支出,提升结余金额;三是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获得更多的生息资产。

专家表示,尽管购买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所产生的资本利得不属于财产性收入,但可以增加生息资产的规模,也就是增加了投资的本金,有利于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根据以上思路,要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首先是灵活运用资产配置技巧,增加动产收入。比较常见的渠道包括银行存款、银行理财等。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同样的本金带来的财产性收入也跟着下降,要想增加财产性收入,要么增加本金;要么选择风险更高、收益也更高的产品,如银行理财产品(R1和R2级)。

需要提醒的是,银行理财产品虽然通常被视为稳健的投资选择,但其安全性并非绝对,投资者应理性看待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风险。

其次是积极参与金融市场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理财产品,以及参与房地产投资等。 

相比较而言,投资高息股和红利基金是较为稳健的方法。银行股是股息率较高的板块,分红也比较稳定。投资者可以选择板块中股息率较高的银行股进行投资,取得的分红可以进行红利再投资,以便产生复利效应。

采取此策略,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不错的回报。如前两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的股息率均超过6%,采取买入持有加红利再投资的方式,成为了熊市中最亮眼的投资策略。截至7月底,银行板块是今年涨幅最高的板块。

红利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长期持有也能带来不错的收益。比如从中证红利指数中长期走势来看,近10年跑赢国证成长指数。

第三是打理好房产,增加租金收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租金回报率不高,远低于银行存款利率,随着存款利率跌入“1”时代,加上房价的回落,部分房产的回报率已经升至2%甚至更高,这也让房产投资的价值逐渐体现出来了。

如何管理好出租屋很有讲究,比如可以根据需要市场对租屋进行适当装修,增加居住的舒适度;上一家租客退出时,提前挂牌,以减少空关时间等。 

最后,还可以积极拓宽其他财产性收入渠道,比如拥有专利,可授权使用或转让,以取得使用费或转让费;出版图书、音像制品,获得版税收入等。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