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99招
1900-01-01 | 作者: 本刊金融研究中心 | 来源:
“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也是最坏的时代。”跌宕起伏的股市以及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点燃了中国人的理财热情, 但层出不穷的骗局也如影随形。面对花样百出的骗术,如何见招拆招,捂紧钱包?
    

“高利贷”成了“P2P”,“乞讨”变身“众筹”,“忽悠”改叫了“互联网思维”……这份新近开始流传的“金融新老名词对照表”虽是调侃,但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金融市场那些“高大上”包装背后的隐忧。

过去一年,跌宕起伏的股市以及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点燃了中国人的理财热情, 但在人们充分享受便捷金融的同时, 泛亚、e租宝、金赛银、理财飞单等层出不穷的骗局也如影随形。

披上“投资”、“原始股”、“众筹”、“新资本”、“财富管理”的掩护罩,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的漏洞,骗子们行骗的方法越来越多,途径也越来越广。有的通过木马窃取账户资料进行盗刷;有的巧立名目虚构产品“圈钱”跑路;更直接的是利用动辄年化逾10%以上的高收益、低门槛“庞式骗局”,诱导投资者主动掏钱……综观这些金融骗局,从利用价格到利用心理,从现实延展到网络,几乎涉及信托、保险、外汇、房产、银行理财、股权交易以及艺术品投资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时代在不断进步,骗术也在不断更新。不过,这些层出不穷的骗术看似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但依旧“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目的无非是消费者的资金。而其利用的心理也无外乎两点:一是看准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或不懂装懂的弱点;二是利用部分投资者想占便宜或渴望暴富的贪念。很多时候,不是骗子多高明,而是受骗者被冲动、贪心蒙蔽了理性。

事实上,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建三重“金融防火墙”。 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贪念,对异于正常范围的超低价、超高收益保持警惕,避免盲目追求高风险、高回报。其次,建议在这一基础上认真分析拟投资的标的,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领域或地域范围内投资、消费。第三,学习和加强金融知识以及提升防骗辨识能力也同样十分必要。本期《封面文章》就汇总了当前各大金融内花样百出的投资与理财骗局及陷阱,希冀帮助大家更从容地见招拆招,捂紧钱包。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