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创始人伏彩瑞:互联网教育变革者
2016-12-23 | 作者: 柯思婷 | 来源:
“互联网+教育”,当最冰冷的技术遇上最有人情味的教育事业,互联网创业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温度。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让许多在考试竞争中成长起来的用户记住了沪江这个中国在线教育品牌。
    

沪江创立至今已经15年,虽然一直较为低调,但是许多在考试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在线教育用户已经早早地记住了这个品牌。

因为喜欢阿诺?施瓦辛格,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有个广为人知的昵称——“阿诺”。沪江创业的起点,其实源于一个大学生有点感性的选择。他觉得,有些时候就是天意。

文科生自学计算机

也许是埋头教育领域太久,伏彩瑞喜欢谈兴趣、谈天性,对自己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也有很多反思。

1979年出生的伏彩瑞早年生活在江苏连云港市一个小镇,家境十分普通,直到上大学后才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的世界。1998 年,伏彩瑞来到上海,入读上海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刚到上海时,伏彩瑞连普通话都还说不好,对大都市感到茫然,但是当他在学校机房打开第一个网站的时候,他就坚定地认为,这辈子肯定会做和计算机、互联网相关的事了。

从此,伏彩瑞想尽一切办法,一直在网上学习,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自我学习者。买了计算机后,他和同学在校外合租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屋,不再住学生寝室,因为寝室里的同学都在打游戏,他得换个环境。而且,学校寝室每天晚上11点熄灯,而这时正是他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搬到校外他可以自学到凌晨4点,然后倒头一秒钟就能睡着。很多人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大学时光,但伏彩瑞没有浪费这些时间,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尝试自己建站。

2001年,伏彩瑞上大学三年级,他发现身边很多人有学习外语的需求,于是沪江最早的形态——沪江语林网诞生了。这是一个校园论坛,同学们可以在上面交流学英语的经验。

8个人8万元启动商业化运营

一开始的沪江语林网并不是个商业性的网站。伏彩瑞起初根本没有做商人的想法,家里也没有从商的传统,他并不打算通过从商的方式去表达他对互联网的热爱。

但是2005年,伏彩瑞研究生毕业,面临择业的问题。当时许多个人站长的做法是,找一份正职工作,然后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兴趣平台。伏彩瑞却没有这样做。他说:“如果是这样,我就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打理网站,两件事情都不会做好。”在这种情况下,伏彩瑞几乎是“被迫”走上了创业之路。

和现在某些握着商业计划书、大谈远大蓝图的创业者相反,伏彩瑞和他的伙伴们当时非常朴素简单。为了经营网站,他们分头去借钱,伏彩瑞也回家向父亲开了口。“我在上海念书7年,7年之后还要回家借钱,在我父亲看来这是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时候的伏彩瑞还找不到可供参照的成功模式,对赚钱毫无把握。好在经过沟通,这对父子最后达成了妥协,订下了君子协定,以3年时间为限,如果没有做好,就老老实实地找工作。

就这样东拼西凑,沪江最初的8人小团队筹到了8万元,开始商业化运营。这笔钱距离当时政策规定的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还差2万元。

互联网+教育终成独角兽

创业后的头几年,沪江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维持着自给自足的格局。沪江初期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沪江平台上聚集了很多学生,因而有大量的线下教育机构来投放广告,这本质上是一种B2B的营收模式。

2009年是转折的一年。那一年伏彩瑞做了个决定,要砍掉当时作为营收主力的广告业务,开始主打课程服务,转向B2C。利用平台流量来吸引广告投放不是长远之计,面向用户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内功修炼。伏彩瑞认识到转变势在必行:“2009年改革之前,大家都认为收支平衡就可以了,但没有意识到的危机是移动互联网来了。从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教育开始热了。”如今,沪江已经成长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移动互联网教育公司。截至目前,沪江用户已达1.3亿人,其中移动端用户突破1亿人,在互联网教育行业居于领先地位,成为行业“独角兽”。除了沪江网校,沪江还上线了沪江社团、CCtalk、开心词场、沪江小D词典、听力酷等系列产品,覆盖学习资讯、学习社区、学习工具、学习平台全互联网教育生态圈。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我们的收入一般来自于我们的移动端,现在已经有 30%,这才是抓住了趋势。”

2016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联合“全球教育科技”(EdTechXGlobal)发布了世界上首个针对教育科技领域开拓性创新者的榜单,即“教育科技创变者索引”,伏彩瑞入围,被评为其中4位变革者(Shakers)之一。

但是有人说,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合称)的天下了,一波一波的兼并正在蚕食行业独角兽们。在2016年12月6日举办的WISE独角兽大会上,伏彩瑞淡定地表示,互联网教育行业受 BAT 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小。他说,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大而发展慢,BAT即便拥有了巨大的流量,也很难在教育产业上快速变现。教育产业对专业化、细分程度的要求非常高,更需要深耕细作,BAT的整体优势将施展不开。

埋头搞创新的创业者很多,能坚守更加不易。2001年建站至今,沪江经历了数度经济寒冬,伏彩瑞相信,没有坚守的创新是不可能存在的,拥抱变化又执着坚守,才能存活。

不赚钱的企业公益项目

互联网是一项强大的技术工具,但伏彩瑞还有他的教育梦想,关怀人的价值。伏彩瑞对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互联网教育有四个基本特征:大规模复杂交互、普惠性、极度重视C端用户体验和社群教育优势。他指出:“唯有教育才能彻底改变贫穷,那是一种思想上面的贫穷;只有互联网才能彻底改变教育,愿互联网教育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因此,在2015年10月,沪江推出了支持中小学的公益课程项目“互+计划”,希望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共建共享,用一根网线连接世界和未来,以低成本创新推动教育的公平化发展。目前,“互+计划”已经连接起全国近30个省份的上千所中小学,影响了100多万学生,项目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中。

15年的时间,久到不像是一家创业公司,但是伏彩瑞和他领军的沪江还保持着年轻的创业状态。位于上海张江浦软大厦的沪江总部沉浸在标志性的“沪江绿”里。程序猿、设计狮、网师……每一种角色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个性。伏彩瑞的“互联网+教育”,让最冰冷的技术遇上最有人情味的教育事业。原来互联网创业也可以这么有温度。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