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众创空间指的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众创空间可以理解为升级版的孵化器。与公众的某些偏见不同,众创空间不是卖卖咖啡和甜点、提供免费WiFi的文青天地,而是在分享经济的时代里,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打造的更集约高效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相比传统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主要面向TMT(科技、媒体、通信)创新企业,项目审核门槛更低,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共享性。
众创空间的爆发式生长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出现的。对创客来说,有一个好点子还远远不够,如何找钱、找房、找人、找平台更考验项目的生命力。事实上,十多年前,国外Hackspace、TechShop、Fab Lab之类的“创客空间”就已经出现,经过长期的改良进化,现在的众创空间拥有多种类型,侧重点各有不同,不仅共享办公空间,也共享创业服务资源。
类型多样,全要素共享
天使孵化型。天使孵化型众创空间的模式广为大众所熟知,主要效仿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针对创业资金问题,在创新创业者和投资人、投资机构之间搭建桥梁。投资方会在入驻的企业中筛选出合格的项目进行天使投资,并在后续融资中退出,获得收益。创业者可以借助这一类型的众创空间抓住投资人的钱袋子,投资者也可以在这里更快地找到“猎物”,优质的创业项目和有实力的投资方互相吸引,大大提升了创业成功率。天使孵化型众创空间所提供的服务形式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项目发布会、展示会、沙龙讲座、路演等创业活动,并提供业内经验人士作为导师,还有租金低廉的办公场所,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氪空间、创新工场。氪空间脱胎于母企业36氪,拥有优质的创投科技媒体和金融平台,创投服务体系出众,内部的创业诊疗、战略梳理等服务效果不凡,入驻企业的融资率较高。
联合办公型。联合办公型众创空间是眼下锋头极劲的类型,通常由地产商开发,以办公空间租赁为主要业务,多依照国外WeWork的模式。WeWork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美国房地产公司,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是联合办公租赁市场的急先锋,此前在美国和欧洲的拓张势头十分迅猛。今年年初,WeWork进军中国,在上海市静安创意园开了第一家门店。WeWork现在只是众多联合办公空间品牌里的一个,它的模式已经被大量复制。这类众创空间主要是在一些租金较低的地段租用楼面进行二次装修,整体风格简约、时尚。除了共享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会议室、保安、保洁、前台、休闲娱乐设施,联合办公空间同样也有一些软性的创业服务,比如举办社交活动、连线投资方等。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联合办公型众创空间有优客工场、SOHO 3Q等等,扩张最快的几家联合办公型众创空间已经在全国一线、二线城市形成了大的连锁经营网络。“优客工场”由原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离职创办,创业一个月后就在北京圈地5万多平方米,并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天使轮、A轮、A+轮、PreB轮四轮融资。潘石屹也推出了SOHO 3Q项目,专注于“办公室在线短租”的概念,就是将写字楼办公室以短租的形式租出去,预订、选位、支付等所有环节都在线上完成。
培训辅导型。这一类型多由高校主导,因其丰富专业的培训课程而受到欢迎,入驻企业可以共享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更有机会受到校友的直接帮扶。清华x-lab、北大创业孵化营都是名气较大的培训辅导型众创空间。
产业链服务型。以中关村云基地、上海云基地等高科创业园区为代表,主要由各地方政府或产业协会主导,服务内容更加专业化、有针对性,包括产品打磨、产业链上下游交流、成立专项基金合投等。
综合服务型。这一类型融合了以上各种类型的特色,提供综合的金融、培训、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住宿、社交等全时间、一站式服务,创业者不仅共享办公场所、创业服务,还能入住基地公寓,共享生活设施。创业公社就是一家著名的综合服务型众创空间,以“打造创业生态圈”为目标。
不再是孤军奋战
势单力薄的小微创业公司在众创空间找到“组织”后,得以抱团形成规模优势,争取更多资源。相对于单枪匹马创业,入驻众创空间的好处很多。
首先,众创空间的租用性价比高。与传统的写字楼办公室相比,众创空间不需要整租,常以“工作位”为单位计费,甚至可以实现一人起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创业公司的条件和氛围。
其次,众创空间整合了一系列外界机构资源,比如银行、高校、媒体,通过合作强化众创空间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孵化成功率。
在资金支持上,众创空间能安排融资对接,有的还会设立自己的天使基金,直接向入驻企业注资。
再者,在众创空间团队成员中,存在着具有孵化知识和创业经验的人才,他们以导师的身份对入驻企业进行直接指导,还可以帮助创业者打通人脉关系。
此外,众创空间享受了政策的特别扶持。比如,各企业、高校、院所对众创空间仪器设备的投入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助和进口税收优惠,众创空间中的创新创业者还可以通过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和引导基金获得资金补贴。在众创空间集聚地,集中办公区的企业注册等工商、法律事务有所简化。
但是,经历了2015年的野蛮生长后,2016年却隐隐约约出现了一股众创空间倒闭潮。显然,众创空间的井喷也伴随着一些负面问题的滋生。例如,部分地区的主管单位对众创空间的导师数量提出指标性要求,使得一些众创空间引进了资质较差的牛鬼蛇神来充当导师。在泡沫之下,很多众创空间对自己进行夸大包装,为了更多的项目流量,忽视了服务的质量。某些众创空间的角色定位和章程也比较模糊,甚至存在着隐性条款,有的孵化器会在合约之外对发展较好的初创公司提出占股要求,否则就将其扫地出门。因此,创业者们面对遍地开花的众创空间,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让共享成了拖累。
- 共享生活 | 丁辰
- 拼车出行:低碳环保更便利 | 陈悦
- 共享旅行:实惠出行更欢乐 | 张瑾
- 共享房屋:合租生活欢乐颂 | 丁辰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