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真的买下肯德基了吗
2016-09-09 | 作者: 刘畅 | 来源:
最近马云的头像在微信圈刷屏,不是因为他的长相,而是因为他围上了肯德基老爷爷的围裙。这一切源于马云导演的又一个励志“故事”——曾经应聘肯德基遭拒的他出手买下肯德基,真的是如此吗?
    

网传:“马云复仇记”

9月2日,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母公司百胜集团宣布,已与春华资本以及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达成协议,这两家公司将累计向百胜中国业务投资4.6亿美元。与此同时,百胜中国将从母公司中分拆出来,并谋求重组上市。

这个消息最早见于新浪科技,其题目是——“马云报仇买肯德基,蚂蚁金服收购百胜中国业务”。

为何要言称“马云报仇”呢?因为马云求职肯德基的故事早就成为一道鲜美的“鸡汤”。

马云曾在演讲中说,今天的年轻人可能迷茫,觉得机会不多,但自己年轻时也历经挫折,比如应聘过三十几份工作,其中就有肯德基;当时25人应聘肯德基,除了他,其他24个人都被录取;十几年前阿里巴巴也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企业,自己和18个年轻人一起白手起家,一点一滴创业,才有今天的商业帝国。

新浪科技在互联网领域的报道一向比较权威,再考虑到麦当劳正在公开出让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权利,所以财大气粗的马云买下肯德基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看来,马云的30年之“仇”终于得报。

于是,各大网站、微信公众号大咖们奋笔疾书,各种版本的励志故事纷纷出炉。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实在太励志了,30年前应聘被冷落,如今上演王者归来,仿佛就是“当初对我爱搭不理,现在让你高攀不起”的现实版寓言。

段子手们也来凑热闹。

会议结束,马云说:“去帮我买肯德基和必胜客吧,一会儿还要开会。”

5分钟后,秘书:“马总,已经买好了,共计4.6亿美元,您签下单。”

真相:马云只是配角

其实,百胜中国计划出售股权之事始于去年。

去年10月,百胜集团宣布,拟将集团分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百胜中国和百胜餐饮集团。其中,百胜中国计划以相对良好的财务结构独立出来,将成为百胜餐饮集团在中国大陆的特许加盟商,继续拥有三大品牌的独家特许经营权。

百胜中国估值大约100亿美元,计划出售约20%的股份。就目前两家4.6亿美元的交易金额看,并未获得大比例的股份,只是一种战略投资的行为。

随着更多交易细节的披露,“马云复仇记”的水分实在太大。

根据协议,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将分别向百胜中国投资4.10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每股价格以分拆完成后31至60天期间百胜中国股票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为基准,给予8%的折让,而最终股票数量还可能再做相应的调整。

此外,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还拥有两批可以在5年内行使的认股权,分别按12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股本价值的行权价,每批收购百胜中国大约2%的普通股。

虽然网上热炒马云“终于为当年未被肯德基录用复仇”,但其实马云在这项投资里绝对是个配角。

整个投资全部落定后,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总计拥有百胜中国的股权约9%。按照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初始投资比例,马云所投入的5000万美元也只是个零头,即使以后继续认购,最终蚂蚁金服拥有的百胜中国股权大约只有1%左右。

由此可见,爆炒“马云复仇”的确有点吹牛吹大了。

交易:各打算盘

然而,单纯从交易本身来看,“马云投资肯德基”却是一桩双赢的买卖。

百胜中国在百胜集团内部占据重要地位,本来颇具盈利能力,可惜过去5个季度增速放缓,连续拖累母公司百胜集团的业绩。既然无法如同过去般贴补母公司,而且在中国市场也接连遇到食品安全引发的信任危机,所以百胜集团内部要求分拆中国业务进行套现的呼声高涨。

分拆后,百胜中国将成为百胜餐饮集团在中国大陆的特许经营商,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大品牌的独家经营权。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上千座城市拥有7200多家餐厅,其中,肯德基餐厅超过5000家。

对于马云来说,这笔交易也十分合算。

首先,虽然肯德基在华业务增速放缓,但肯德基餐厅的盈利水平还是非常高的。究竟有多高,可以从中方合资伙伴的财务报表中窥见一斑。

据锦江集团旗下的上市企业锦江股份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参股合资公司“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管理肯德基连锁餐厅304家),2016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4%,上半年净利润为1.14亿元。

锦江股份持有合资公司42%股权,初始投资约为9800万元,按照持股比例,仅今年上半年就可以获得约4788万元的利润。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利润水平,只需要一年多时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此外,蚂蚁金服正在推进社交和支付业务,与百胜中国线下的7200多家门店结盟后,将掌握“社交+支付”的巨大资源。除了支付宝,阿里系的“口碑网”、“饿了吗”未来也有可能会与百胜中国旗下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以对抗来自腾讯系的“美团点评”以及百度系的“糯米”。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始。肯德基将于9月6日正式入驻天猫,消费者可以在天猫店里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电子券,然后到实体店里兑换相应食品。

历史:吃洋快餐曾是身份象征

肯德基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洋快餐连锁品牌,1987年11月12日在北京前门开设第一家门店。

当时,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游客,能排长队在肯德基吃上一份炸鸡或者一个汉堡,是件很时髦的事。不少北京孩子是在这里吃上第一顿“西餐”的,肯德基也成了他们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肯德基前门店的门脸儿颇为吸引眼球:中英文分别写着“中国第一家”,一侧门牌上还有“西式快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的字样,引得食客们争相拍照。店里面立着的“肯德基爷爷”,更是最佳合影伙伴。

当时一块原味鸡售价2.5元,全家吃上一顿肯德基要几十元,相比较中国当时的收入水平,可以算得上高档消费。

正因如此,肯德基前门店的三楼每个礼拜天都有人举办婚礼。在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举办婚礼,现在是无法想象的,不过那个时候能够到肯德基举办婚礼,在北京是一件比较有面子的事情。

1989年,上海滩也终于有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地点在外滩2号的东风饭店。

从肯德基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选址可以看出,那时的洋快餐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种高端消费。

现实:高速发展后增长乏力

从1987年11月在北京前门设立了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扩张。从2002年开始,肯德基在华业务进入高速发展的加速时期。    

2004年1月,肯德基第1000家店在北京开业;3年零10个月后的2007年11月,肯德基第2000家店落户成都;又过了不到3年时间,2010年6月肯德基第3000家店在上海诞生。

此后,仅仅2年零3个月,2012年9月25日,大连肯德基星海餐厅开业,这是肯德基在中国的第4000家店。这也是肯德基在中国餐饮连锁市场快速奔跑的顶峰。

就在肯德基攻克中国4000家店之后一个月,百胜餐饮集团公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销售收入35.7亿美元,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全部销售额中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约为20亿美元,首次超过半数。

最近几年,在百胜餐饮集团全球业务中,来自中国的收入依然贡献了一半左右,但是相比前些年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疲态。目前,肯德基中国餐厅的数量保持在5000家左右。

此外,肯德基最引以为傲的快餐标准化,随着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激素鸡等食品安全风波的冲击也光环不再。

今年7月份刚刚公布的百胜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肯德基中国门店销售同比增长了2%,而必胜客的销售额则萎缩了11%。

业界分析普遍认为,外资股东之所以强烈要求百胜餐饮集团将中国业务分拆出去,与预期中国业务风险攀升、增长乏力不无关系。

-----------------------------

(链接)

山德士上校

哈兰·山德士上校,是肯德基品牌的创始人,发明了著名的“肯德基炸鸡”,开创了“肯德基快餐连锁”业务。以山德士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易识别的品牌之一。

1890年9月9日,哈兰·山德士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亨利维尔附近的一个农庄。他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12岁那年,母亲再嫁。

由于和继父关系不好,他很早就开始独自谋生。他换过无数种工作,可以说什么活儿都尝试过,做过粉刷工、治安官、消防员,卖过保险,还当过兵、开过加油站。

40岁的时候,他用自己的配方制作炸鸡,并开了家炸鸡店,由于口味独特,很快炸鸡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到了1935年,山德士的炸鸡已闻名遐迩。肯塔基州州长为了感谢他对该州餐饮业所作的特殊贡献,向他颁发了肯塔基州上校官阶,所以人们都叫他“亲爱的山德士上校”。

二战之后,山德士上校开始向一些餐馆提供炸鸡作料,并教他们炸制方法,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便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

到1957年,他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发展了400家的连锁店。

1964年,一个投资集团被山德士的创业故事深深打动,他们用200万美元买下肯德基。此后,肯德基多次转手,但特许经营模式以及山德士上校微笑的标志却始终未变。

本栏其他文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