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当地房地产业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4月19日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型城镇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超过10万人的镇已经有200多个,需要在制度上为这些镇成为新的中小城市提供支撑。今年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合理地设置为城市。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对人口的吸引长期以来都呈现“枣核状”——人口向特大城市和中小城镇流动聚集的趋势明显。但出于缓解城市压力和均衡发展的考量,现在国家已不鼓励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再扩容。因此可推想,中小城镇是未来吸纳人口的主力。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小城镇正全面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也是这种大势的体现。
如果未来“镇改市”政策大面积推广,可以给当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人口导入的机会。
对产业来说,“镇改市”带来人口流入,最直接的受益行业是房地产业,以及相关的市政配套等行业。
因为一旦“镇”的行政级别升级后,其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也会随之改变,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会向城市看齐,教育、医疗、商业都面临升级的需要。这些城市功能提升带来的“溢价”将助推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
此外, 通过“镇改市”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将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客观上使得“农民进城购房”成为可能。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一般而言,国内知名的大型地产商最远的触角也就是渗透到三四级城市。传统的“镇”一级的行政区域,多数都是当地的开发企业,如果升级为“市”,有可能吸引这些知名地产商在当地投资。
在中国,再小的城镇,都有一个传统的中心区。随着“镇改市”后人口的流入、知名房企的进入、配套设施的功能提升,其中心区的住宅和商业物业也都将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镇改市概念股”应运而生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设想,如果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设为城市,至少可以给中国增加200个市,其中带来的财富流动以及投资机会不言而喻。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消息对二线房地产公司、园林、水泥、建材、建筑等相关行业存在潜在利好。
事实上,“镇改市”最早的设想在2014年就已经提出,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出台,A股市场所谓的“镇改市概念股”已经应运而生。
上海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选择人口较多的大城镇试点设市,将极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新型城镇化将新兴产业升级成果融入城市化进程中,从而使城市成为效率更高、资源分配更合理、消费需求带动能力更强的大平台。而‘智慧城市’是融入了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建筑等一系列工业以及信息升级变革成果的综合展现,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为新兴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来源。”
同时,基础设施和消费也将受益于此次“镇改市”规划。中信建投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和城镇化的格局相配套,为经济发展服务,新一轮城镇化拉动基础设施投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受益明显。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铁路、机场和轨道交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重点看好园林绿化、环保产业的前景;而消费方面,在城镇化的推动下,食品、服装、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消费可能获得提升。
著名财经作家刘晓博在其自媒体“天天说钱”中表示,“如果中国按计划增加200个市,这相当于抛出了一颗财富原子弹,将带来大量投资需求,对于稳增长和改变中国乡镇的基本面貌具有战略意义。”
他认为,“镇改市”还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和题材,“镇改市”概念股将应运而生。但是,无论是园林业也好,房地产业也好,建材行业也好,投资者需要仔细分析哪些公司的发展方向倾向于中小城镇,这类公司里面可能诞生出黑马股。
事实上,中国的资本市场向来看重的就是预期,随着政策进一步明朗,投资者要关注能够在城镇化升级过程中真正受益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只有概念。
其他投资机会也不少
除了股市、楼市,“镇改市”进程中还在当地孕育大量的商业机会。
1、连锁酒店、零售行业的特许经营机会。
目前在中国的很多特大城镇,当地已经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但商业设施还比较陈旧、落后。因此,如能将一些知名经济型酒店、连锁超市、餐饮、咖啡等品牌,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在当地复制,不失为一个好的赚钱机会。
2、开设民营教育培训机构。
各类学前教育、幼儿培训在大城市司空见惯,甚至因为有饱和的趋势而竞争激烈。而在新兴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青少年这个“刚需”领域,还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
3、消费升级领域。
在国内大城市,一个区可能就有10多家西饼屋、蛋糕店,这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必要组成。因此,在新兴的小城镇开家西饼屋,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西饼屋以西式面包、西式糕点为主,价格也容易被大众接受。
此外,像月嫂护理服务中心、干洗店、宠物医院、鲜花店等,这些服务在大城市都习以为常,但在小城市这种消费习惯可能才刚刚涌现,因此早进入早获利。
4、发展特色旅游。
某些小城市往往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可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城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要吸取盲目学大城市的教训。
例如,在某些秀美的小城,自然形成的小山被刻意开挖,修成公园模样;自然生长的松树,被挖出来再填土种在砌好的池子里;自然的山边小溪,则铺上水泥底。特殊的自然环境往往是不能再生的,如果因为所谓的城市化而遭到破坏,则是得不偿失。
- “镇改市”的机遇 | 甄爱军
- 实地采访篇 吉林二道白河镇:旅游产业具商机 | 甄爱军
- 实地采访篇 浙江龙港镇:都市型服务业有潜力 | 甄爱军
- 专家解读篇 特大镇改市是大势所趋 ——访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 | 甄爱军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