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误区1:保孩子重于保支柱
2015-10-16 | 作者: 张瑾 | 来源:
“一切为了孩子”,是当前国内家庭的普遍观念。推及保险领域,很多家长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优先为孩子投保,却忘记为身为“家庭顶梁柱”的自己做好保障规划。
案例:徐先生是上海一家民营企业的业务骨干,2010年,徐先生夫妇迎来了自己的宝宝。宝宝出生后,徐太太成为了“全职太太”专心照顾家庭。两年后,他们为女儿购买了一份储蓄返还型的保险产品外加一份消费型幼儿重疾险,其中,储蓄返还型保险需年缴保费12000余元,3年可返一次现金。但不幸的是,两年后,徐先生的身体突发重疾,无奈辞职,前期治疗花去近50万元。由于社保医疗只对公费医疗中规定的药费按比例给予报销,其余部分及自费药均不能报销,后续每月的治疗费用也需2万余元。在此情况下,除家庭生活质量不能保证外,女儿的保险费也不能继续缴纳,只能选择退保,而由于返还型保险合同生效未满3年,徐先生夫妇不但未领过一次现金,反而损失了近万元。
本栏其他文章
- 丢掉保险旧脑袋 | 张瑾
- 保险的误区2:“百万豪宅”无险傍身 | 张瑾
- 保险的误区3:投保越多保障越高 | 张瑾
- 保险的误区4:保单仅在理赔时有用 | 张安立
- 保险的误区5:带病不可投保 | 张安立
- 保险的误区6:企业才能买团险 | 张瑾
- 保险的误区7:等有钱再考虑保险配置 | 张瑾
- 保险的误区8:保了车险三责险就够了 | 张安立
- 保费的误区9:“保费支出占收入10%”是铁律 | 张安立
- 保险的误区10:保费投入能返还才划算 | 张瑾
网友评论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