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苏宁联姻 京东还有路走吗
2015-08-14 | 作者: 邢力 | 来源:
最近一周,有好几条新闻不知道应该上财经版还是娱乐版。先是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作为刘强东给奶茶妹妹的新婚礼物。谁知京东最大的两个电商对手——阿里和苏宁紧接着就他送来了一份大大的“贺礼”:阿里和苏宁将互相持股,达成战略合作。请问马云,关键时刻将一军,你这是存心不让强东哥安安心心带奶茶去度蜜月的节奏吗?
    

阿里入股苏宁无疑是近期互联网界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如果把整个事件链条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话,完整的故事还得从8月6日京东入股永辉超市说起。

挺进生鲜O2O:京东入股永辉

就在阿里与苏宁云商“联姻”公布前4天,京东宣布战略入股永辉超市,此举被比喻为刘强东在京东O2O一事上的重要举措。其中,永辉的线下物流体系以及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将被京东到家所采用,服务于京东整个O2O体系。

众所周知,O2O业务看似光鲜,实则对互联网企业要求极高。对巨头电商来说,流量不愁,但要解决有形商品的存储、物流和供应量,绝非易事,其所需资金、人才与时间可能超出想象。所以京东入股永辉超市,除了获取仓储物流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要进入“生鲜”这最后一个价值高达万亿的市场。

资料显示,永辉超市目前在国内有300多家大中型超市门店,入股之后这些门店都可以看作是京东生鲜的仓库和冷链运输站。生鲜电商的冷链运输一直就是创业者的痛点,沱沱工社、本来生活这些生鲜电商一方面面临聚集流量的问题,一方面也面临着如何解决冷链问题。而京东在已经拥有了线上流量和用户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与线下商超的合作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难点。这也是京东在未来与阿里的天猫超市竞争所放出的一个大招。

见招拆招:阿里入股苏宁

8月8日,强东哥和奶茶妹突然宣布结婚,原本外界以为京东入股永辉超市是强东哥送给奶茶妹的“新婚礼物”,谁知道两天后的8月10日,阿里和苏宁才送来了“迟到的祝福”——阿里巴巴将以约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云商,同时,苏宁将以约140亿元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双方将全面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打通线上线下全面提升效率,为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商业服务。

通过此番交叉持股运作之后,阿里巴巴将持有苏宁云商非公开发行之后总股本的19.9%的股权,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并在未来获得两个董事会提名权;而苏宁云商则将持有阿里巴巴集团增发股份发行后总股本的约1.09%股权。

马云出席了双方战略合作发布会并表示,十几年的时间,电子商务迅速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未来30年,电子商务必将从大到小,从有到无。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能追求做一家赚钱的大公司,垄断的心态将会丧失历史给与我们这代人的机遇。基于互联网“开放,透明,分享,利他”的精神,我们必须参与和推动新的商业服务,新的商业合作,新的商业生态,打造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长江后浪推前浪,才能确保创造创新创意无处无时不在,绵绵不绝。

张近东则表示,和马云同在江浙一带,惺惺相惜。“虽然谈判期间总共也只见过两次面,但可谓是心有灵犀,所见略同。我们一直认为,线上线下融合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不一定是苏宁和阿里的选择,而是用户的选择。”苏宁借助阿里的大数据,可以推动C2B定制时代的到来。苏宁遍布全国的门店资源,给阿里的商户带来丰富的展示,这次合作“将开启中国零售商业的篇章,推动零售企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零售”。

据了解,签署战略协议后的阿里巴巴和苏宁云商,将携手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金融支付等先进手段打造O2O移动应用产品,创新O2O运营模式:双方将尝试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苏宁云商辐射全国的1600多家线下门店、3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5000个加盟服务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将与阿里巴巴强大的线上体系实现无缝对接。

截至目前,苏宁物流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万个快递点。未来苏宁物流将成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合作后的物流几乎覆盖全国所有2800个区县,服务阿里巴巴和苏宁,未来亦有望向第三方开放。

阿里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于阿里和苏宁间的战略入股,大部分业内人士持有良好预期。不过,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阿里和苏宁的交叉入股,是双方寻求抱团取暖的行为,因为两家企业一家处在创新乏力的状态之中,一个则遇到了转型上的困顿。尤其对阿里而言,在自己的电商主业已经做到了独步武林的地步,手中有大量现金无处投资,急需快速打通包括O2O在内的许多新领域,稳固市场地位。而此次入股苏宁,并非阿里第一次入股大型零售平台。

2014年3月31日,阿里集团以53.7亿港元入股银泰9.9%。当时的新闻稿称“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构造一套打通线上线下的未来商业基础设施体系,帮助推动实体商业与互联网经济的双向融合”,与这次的新闻稿如出一辙。

然而一年后,银泰商业宣布沈国军辞任董事会主席兼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职位,由阿里集团CEO张勇接任。张勇在就任后的“新银泰”发展战略会上,直言不讳地宣布“银泰商业会是阿里航空母舰中的陆军”,对于“银泰商业是否会更名阿里商业”的传言,则模棱两可地回答“一切皆有可能”。

2015年7月19日,沈国军转让约3.98亿股银泰股份予第三方,持股比例由原本的30.2%减少至12.01%,不再是银泰商业的控股股东。阿里巴巴则持有银泰商业32%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对照阿里入股银泰,最终吃下银泰的往事,许多人都在猜测:苏宁会不会成为银泰第二?成为阿里集团变身O2O巨无霸的下一个收购目标?

从阿里的行事作风来看,一切皆有可能。

苏宁云商总裁孙为民表示:“我们一致认为,大家可以优势互补,一起探索O2O的标杆和典范,力求能够为中国的消费者做一些事情。”苏宁云商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将打破场景限制、优化消费路径、提升配送效率、完善售后服务,而消费者将享受这一系列的服务变革。对于合作双方来说,改变的不仅仅是零售平台,而且将形成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环节在内的更加丰富的商业生态,以数字时代新商业的全新面貌实现合作共赢。站在中国商业史的角度,此次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毕竟,与苏宁相比,阿里在线下网点布局上依然存在较大的短板,而与阿里相比,尽管苏宁云商做了积极的努力,但在电商的市场份额依然少得可怜。双方最终的合作会达到何种紧密程度,非常值得期待。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8月10日上午,苏宁在南京总部举办首届“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邀请了万达王健林、百度李彦宏出席并发表相应的演讲。然而下午,同样是在苏宁总部,苏宁与阿里的战略合作便突然掀开了面纱。从上午的“苏百万”同台论道,到下午的“阿苏”联姻,恐怕这几位行业大佬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场合绝对不是随意安排的。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走到一起来的土豪,或许王健林和李彦宏在前往南京与会之前就早已知道阿里和苏宁联姻的事了。不妨让我们更大胆猜测一下,张近东、王健林、李彦宏和马云是不是还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合作呢?

阿里为何不选京东“做朋友”

但是从正常的商业逻辑上看,阿里联合苏宁并不符合商界“常规做法”。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4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数据,阿里旗下天猫凭借61.4%的绝对优势占据首位,京东以18 .6%位居其后。尽管苏宁的市场份额只有3.2%,但也超越了唯品会、国美在线等电商,位列第三位。这样的市场份额下,往往会逼得老二老三联手对抗老大,但为什么会出现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老大和老三联手对老二进行“围剿”的局面呢?

之所以京东会让阿里先摘下苏宁这颗“桃子”,与阿里和京东在越来越多的战线上展开了直接火拼不无关系。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支付业务方面,阿里有支付宝,京东有京东支付;消费金融方面,阿里有花呗,京东有白条;网络小贷方面,阿里有蚂蚁金服,京东有京小贷;众筹平台方面,阿里有淘宝众筹和刚刚上线的蚂蚁达客,京东也有京东众筹;互联网理财方面,阿里有余额宝,京东有小金库……虽然因为支付宝钱包的关系,阿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走在最领先的地位,但京东的优势在于有较高的灵活性与灵敏度。

在电商“下乡”方面,大家还记得今年春节时,强东哥挽着奶茶妹回家乡给父老乡亲发红包不?可别以为强东哥的银子是白洒的,这是一个态度:“京东计划今年就拿下中国10万个村庄”。而阿里也毫不示弱,农村市场也是今年阿里的重中之重,雄心勃勃地张开了“天网”、“地网”和“人网”三张大网,立志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

在电商“出海”方面,京东和阿里同样打得不可开交。这边京东拿到泰勒·斯威夫特时尚服装独家线上销售权,那边天猫与皇马达成战略合作;这边京东开展“京东全球购”,那边阿里举办了“全球购夏日嘉年华”……

正是由于京东的战略和阿里已经全方位产生了冲撞,导致阿里更急于弯道抄了京东的底。当然,更重要的原因不是阿里害怕京东,而是害怕腾讯和京东的联合体。自从腾讯2014年3月10日入股京东后,阿里就一直芒刺在背。和京东相比,腾讯才是阿里未来更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在物流方面,阿里又一直不如京东,所以阿里才急需和苏宁战略合作,以大幅提升物联网效率,以对抗腾讯和京东的联合围剿。

“奶茶先生”的下一步棋子:京东与国美联手?

既然阿里来者不善,刚刚新婚的“奶茶先生”又该如何应对呢?奶茶妹虽然能帮京东上头条赚眼球,但赚钱还是得靠实打实的商业手段!

外界有观点认为,既然行业老大可以和老三结婚,那行业老二为了自救,为什么不能向行业老四抛绣球呢?B2C电商的行业老四就是国美在线。受阿里入股苏宁云商的影响,8月10日,国美电器港股价格一度上扬16%。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交易让国美电器成为了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潜在合作伙伴。

有分析师认为,透过阿里入股苏宁,人们意识到了物流资源和连锁店的价值。至少在马云看来,实体店并不是毫无价值的“负资产”,而是O2O时代必不可少的优势资源。而国美电器从去年就已经开始试水O2O模式,允许消费者通过网站购物,而在附近实体店内取货。

事实上,阿里对苏宁战略的认可,其实也就是对国美战略的认可。只不过与阿里苏宁之间长短版的高度契合不同,京东和国美有着较多的利益冲突点。尤其在家电领域,京东和国美还会时不时开打极具针对性的价格战。想要和国美达成战略合作,恐怕绝非易事。

对于强东哥而言,虽然已经抱得美人归,但如果要避免“情场得意,商场失意”的窘境,还真需要多花费点心思呢。

本栏其他文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