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萝卜章”没露馅
2016-12-30 | 作者: 刘畅 | 来源:
刻一枚小小的“萝卜章”(假章)只需要10元钱,却在金融机构失控的创新和监管下平添神力,可以轻松闯过层层防火墙,给投资者带来数亿元的损失。“萝卜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招财宝再爆兑付危机

2015年11月,蚂蚁金服旗下定期理财平台招财宝爆出1.2亿元巨额逾期。在一年之后的2016年12月20日,蚂蚁金服旗下招财宝再爆兑付危机。

招财宝发布公告称,惠州侨兴电讯工业有限公司和惠州侨兴电信工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分别发行的“侨讯第一期至第七期”和“侨信第一期至第七期”私募债,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还款。目前,已经到期的债券共计3.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财险以及广发银行两家金融机构也卷入该事件,互联网平台兑付风险开始蔓延至传统金融行业。

要搞清楚该事件的来龙去脉,不妨先看看各家机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融资方——“惠州侨兴电讯”、“惠州侨兴电信”,融资形式是私募债券。

私募债券的发行方——招财宝,债券承销人是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股交”)。

此外,为该债券提供“信用保证保险”的是浙商财险。简单地说,“信用保证保险”就是因为对方有信用而提供“兜底”的保险。

对方的信用何来呢?来自侨兴集团董事长吴瑞林以及广发银行方面的担保。

在这个“责权利”分工明确的金融链条下,如果债券不能到期兑付,应由浙商财险赔付投资人,然后浙商财险再向相关担保方追讨。

然而,事实却并不这样简单。

2016年12月20日,浙商财险在其官网披露,收到债券承销人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于两笔私募债的《保险出险通知书》,告知其承保的私募债券出现发行人到期无法偿还的情形。不过,因该业务属于涉及互联网的保证保险业务,与传统保险业务有较大区别,审核工作需要招财宝及粤股交的大力配合。根据初步审核,粤股交提供索赔资料尚不完整,该公司将通知其尽快补全,并积极与粤股交及招财宝保持密切沟通。

对于这一声明,招财宝并不满意。因为按照浙商财险与其签订的合作协议,浙商财险应当在3日内履行赔偿保险金义务,且不得以任何事由拒绝向投资人赔付。

另外,浙商财险还披露,在侨兴电讯、侨兴电信私募债保证保险业务中,侨兴集团董事长吴瑞林向该公司提供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广发银行出具了履约保函。

这就把矛头指向整个金融链条的最后一道“屏障”——广发银行。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2016年12月26日,广发银行对该事件表示:“针对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我行惠州分行名义出具虚假银行履约保函一事,我行高度关注,立即组织调查。经我行鉴定,相关担保文件、公章、私章均系伪造。”

随即浙商财险发布公告称,已经注意到广发银行关于该行保函的声明,并已就该情况向本地公安机关报案。

此外,众安保险也牵扯其中,因为一部分投资人在购买了私募债之后,使用了变现功能,将其债权进行了转让。这部分变现的个人贷由众安保险担保。

就这样,这桩牵涉蚂蚁金服招财宝、浙商财险、众安保险、粤股交和众多投资人的私募债违约事件,已经成为又一个“萝卜章”引发的血案,整个事态仍处于僵局之中。

还有多少“萝卜章”

近年金融业“萝卜章”、“汇票变报纸”等事件屡有发生,令一向严谨的金融业似乎变成了娱乐业。

早在2010年,黑龙江保监局对阳光财险黑龙江省分公司和阳光财险哈尔滨营业部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公司违法违规金额共1297万元,现场还查出13枚其他单位的假公章,以及近千张假发票、阴阳支票。

再比如2016年12月中旬,国海证券曝出“萝卜章”事件,目前该事件仍在处理中。

2016年12月26日,停牌多日的国海证券发布最新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根据与与会各方在协调会议上达成的共识,我司已与7家与会机构分别签订了相关协议。此外,公司将尽快与其他与会各方完成协议签订,落实协调会议共识,早日解决问题。”

据悉,国海证券原团队成员张杨、郭亮等人以国海证券名义与其他交易对手方进行债券代持等交易,后来张杨失联,郭亮投案,代持机构要求国海证券接盘,国海证券则宣称纯属离职员工个人行为,相关协议所用印章系伪造 。

由于国海证券不愿意接盘,直接引发了债市危机,多只国债连续跌停。2016年12月20日,证监会组织相关各方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国海证券事件给出和解方案。

隔日,国海证券公告称“认可与与会各方的债券交易协议”之后,市场危机情绪开始缓解、债市止跌 。

2016年12月22日,国海证券再次发布公告称:“我司对收到的伪造我司印章私签的债券交易协议进行了初步统计,涉及债券金额不超过165亿元,其中80%以上为安全性和流动性高的主流国债、国开债品种;信用债占比不到20%,且总体信用风险可控。”

对于解决方案,国海方面则表示,有关债券由与会各方继续持有,其中信用债风险收益由国海证券全部承担;利率债可以持有至到期,利率债投资收益与相关资金成本之差额由国海证券与与会各方共担,具体细节由该公司与与会各方协商。

此外,在2016年年初,还曾曝出一个“汇票变报纸”的金融大案,震惊各界。农业银行当时发布公告称,该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

该事件的大致脉络是,农行北京分行与某银行进行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在回购到期前,银票应存放在农行北京分行的保险柜里,不得转出。但实际情况是,汇票在回购到期前,就被票据中介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而资金并未回到农行北京分行的账上,却进入了股市。保险柜中的票据,则被人换成了报纸。

存兑纸质汇票是以1000万元作为最高单张票面金额的,39亿多元是厚厚一沓的汇票,被不法分子变成现金,然后买了股票——真是天下奇闻。该案至今仍无结果。

监管防线如何被突破

如今,金融领域的大案、奇案频频出现,人们不禁要问,一道道看似严密的监管防线是如何被突破的呢?

这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金融机构(尤其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以金融创新为名热衷冒险;客观原因则是金融监管力量薄弱,金融市场“一放就乱”,同时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还是以此次招财宝兑付危机为例。

先看私募债券的发行方——招财宝。按照相关法规,发行私募产品在中国有两大硬性门槛,第一是不可超过200人投资,第二是每个投资者的最低投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

这两大硬性门槛,决定了任何一款私募产品都是发售给特定的少量人群的,他们对这种特定的私募投资有判别能力,也能承担其中的风险。

然而,招财宝“创新”地将100万元的一个的投资份额“拆细”到若干份,以至于几百元都能投资。这样一来,高风险的产品就直接面对每一个普通的个人。

再看招财宝的合作方——粤股交。据公开资料,粤股交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直接主管,前三大股东分别是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和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

类似“粤股交”这样的股权交易所,在中国被称为“四板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非上市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转让和融资服务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区域性股权交易所类似的还有一个各地金融办成立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简称“金交所”。

据统计,全国目前正在运营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大约有30多家,而股权交易所则多达5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区域性股权以及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与“新三板”市场的性质、地位完全不一样。这些地方性金融交易平台不由证监会主管,只相当于中介机构,提供撮合业务,本身并不负有风险控制、保护投资者的义务。

于是,这些平台成为资金端、资产端联手绕过监管的完美通道。

事实上,招财宝与侨兴集团就是这么玩的:通过粤股交,成功绕过了层层门槛。比如一个1亿元的私募产品,可以由粤股交拆分成100支,变成“侨讯第一期”、“侨讯第二期”等产品——于是,私募产品就堂而皇之变成了“债权”,成功绕过“100万元、200人”的投资门槛,销售给普通投资者。

不过,据财新网报道,还有一种可能。财新网援引一位曾就侨兴融资接触过广发银行惠州分行的信托机构人士的话称,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借贷侨兴贷款存在较高不良率,因此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出具保函的动机就是为了保证私募债发行成功,从而可以收回贷款,弥补不良贷款窟窿。

如果背后真的是广发银行在推动该项私募债,则可谓蚂蚁金服败给了“金融老司机”。

相关链接

招财宝违约似曾相识

在知名金融网站“雪球”,有球友爆料,认为当前互联网理财平台的运行机制和金融“创新”手法和当年美国的“次贷”有得一拼。

招财宝整个运行机制中有几大创新:1.把类似场外私募债的门槛放低到几百元就能参与,这是典型互联网玩法,这样小白群众就都能进来玩了;2.引入了保险公司的信用保证保险,相当于保险公司兜底担保风险了,这样小白群众就能放心地来玩了;3.引入了“变现”机制,长期产品通过抵押借贷的方式可以转让出去实现“变现”,使得没有流动性的产品有了流动性。

每一招都很“牛”,加上蚂蚁金服的超级流量,2014年4月上线后的头一年,交易规模就破1000亿元;截至2015年7月,交易规模破2700亿元。

反过来看整个链条,相当于就是A把钱借给了B,B借给了C,C借给了D……最后Z买了私募债,但ABCD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持有的是什么资产。

交易的底层资产里,私募债只是其中一种,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其他品种中。比如2015年万能险占很大比例,运行机制是一样的,只是融资企业变成了发万能险的保险公司,相当于把大的保单切细,然后流通交易。

如果没有违约的话,大家都会很嗨,但是一旦底层资产出现问题,就会爆发连锁性的危机。

其实天底下没有新鲜事,华尔街的创新精神更足,当年把这游戏完成了几万亿美元的生意,后来遇到底层资产出问题,爆发了震惊全球的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后,群众们学习了一个叫“CDS”(信用违约互换)的热词,而招财宝等网金平台发行的“信用保证保险”,其实就神似次贷危机中的CDS。

本栏其他文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