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2016-12-09 | 作者: 柯思婷 | 来源:
这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然而各种数据失真现象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如何才能不被数据的表象所迷惑,避免出现错误的判断,现在就来为你揭开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35个秘密。
    

今年的“双11”有多疯狂?交易额20秒1亿元,52秒10亿元,6分58秒100亿元,1小时353亿元,1小时57秒362亿元,相当于2013年双11全天的交易额。最终,24小时狂欢的总交易额冲出了新高度,1207亿元。

可是就在今年狂欢的前几天,11月1日,《纽约邮报》报道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阿里巴巴的财务调查有了新进展,至少有一名阿里巴巴高管和调查方合作,举证阿里巴巴集团的违规行为。这次调查的范围正包括了去年“双11”期间的财务数据。

还没有铁证能撕毁“双11”的神话数据。不过,这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围绕着数据的暗战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数据,作为一种资产

到了数据时代,把数据作为一种资产来理解,正在成为产业趋势。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是各行各业打开“互联网+”的一把钥匙。

数据的价值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呈现出来。早在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盛赞大数据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大数据是一种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以云计算为依托,构成大数据基础的是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数据。

然而,数据的失真、失效、冗余正在从内部瓦解大数据的质量。因为大数据技术的效率建立在真实数据之上,必然面临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风险,一旦海量数据本身出了问题,关于它的处理和应用也会站不住脚。所以,数据的价值提升了,数据失真的干扰也跟着被放大了。

数据常常因为它的冷漠无表情而自带一种严肃气质,数据的出场可以将任何事衬托得格外权威靠谱。在各界对数据时代寄予厚望时,我们选取了35种现象,试图揭示数据的另一种样子。

谁在让数据“说谎”?

数据本身是无辜的,让数据“说谎”的有时候是人。抛开客观技术原因造成的失真,人为引发的数据真实性问题尤其失控。

商家眼里的数据是广告,它意味着人气、品质和顾客流量。互联网创业者眼里的数据是公司的核心资产,意味更多的融资、更高的估值。网红眼里的数据是转赞评,意味着更大的影响力和随之而来的商业机会。影视人眼里的数据是票房和播放量,意味着股价和IP价值。水军和刷手是一种神秘的存在,网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以制造迷障为业,是数据的PS高手,为商家解决了引流问题,为创业者带来了繁荣,为网红圈够了粉丝,他们的行为与真实用户越来越像,你甚至不能确定他是一个真人,或者只是一道程序。而受众未必具备了充分的敏感性,常常无心于识别并剔除虚假数据。被无效的数据干扰了决策,被失真的数据扭曲了行为,非专业的受众与伪数据的主导者们显然并不在一个段位上。

通过监管来清理数据困难重重,落实实名制遭遇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阻击,网络世界还是一片虚拟的江湖,也催生了数据问题的爆发。

培养数据思维

统计学家弗雷德里克·莫斯特勒说过,要用统计骗人很容易,但是不用统计,骗人更容易。真实的数据和数据分析毕竟为认识世界提供了更精准的视角,为决策创造了更有效的依据。去伪存真,挖掘数据的价值正在迎来黄金年代。研究大数据的先驱麦肯锡咨询曾经预测,大数据产品在三大行业的应用将产生70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正在大放异彩的数据时代对当代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数据思维。打破工业时代的思维习惯,训练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从数据中得到洞见,不仅能帮助人们在信息丛林里辨别数据的可信度,促进各行业疯狂的数据回归理性,也能引导一种有效率的生活。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