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何以叫好不叫座
2014-11-21 | 作者: 贺宛男 | 来源: 理财周刊
A股要吸引境外资金,还要进一步改善机制体制,改制为本,引资为用,这才是正道。
    

经过半年多筹备,沪港通终于在11月17 日高调鸣锣。可是,市场却叫好不叫座。

周一,沪股通130 亿元额度算是在下午2 点提前用罄,可港股通105 亿元额度才用去17.67 亿元,当日两地股市双双收跌,港股更跌去近300 点。周二、周三一天比一天冷。周二,沪股通130 亿元额度剩余81.55 亿元,占比62%,港股通105 亿元额度剩余97 亿元,占比92%;周三,沪股通剩余103.88 亿元,占比79.9%,港股通剩余102.47 亿元,占比高达97.59%!3天下来,沪综指和香港恒指分别跌去1.12%和2.96%。

有意思的是,近期面向内地投资者进行的“沪港通个人投资者及其权益”专项调查却显示,高达71.2%的投资者表达了参与沪港通的兴趣和意愿。在投资策略上,67%投资者认为估值较低的蓝筹股是最好的投资选择,53.7%将有稳定分红的公司作为首要投资目标。

那么,又为何在市场会遭到冷遇呢?

从消息面看,叫好沪港通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逐渐改变A 股市场炒小、炒差、炒新的顽症,树立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二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希望引来境外活水,如香港联交所总裁李小加就曾放言,沪港通将为A 股市场引水七八万亿美元,两地“钱景”无可限量。

那么,这三点能不能做到呢?

首先,A 股市场之所以炒小、炒差、炒新,对监管部门一再提倡的大盘蓝筹股置之不理,固然有很多原因,股市的超常规发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还在2007年我国GDP 总值不过24.66 万亿元之际,沪深两市的市价总值已突破32 万亿元。此后,随着新股大跃进以及限售股大批解禁,股指大跌,市价总值虽然缩减至目前30.3 万亿元,但流通市值有增无减,目前约为25 万亿元。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还没有富起来,虽然股市开户数1.8 亿多户,持仓账户不过5000 多万户,经常交易的活跃账户更只有1000 万户,且80%以上是10 万元以下的小散。炒小、炒差、炒新,是投资人面对庞大的市场不得不自我缩容的无可奈何之举。再说,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只有资产重组、企业重组、产业重组,经济才能更上一层楼。表现在资本市场上,收购兼并重组题材,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有可能获利的标的。

第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无疑是沪港通的深远意义之所在。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目前人民币还是要换成港币,才能买卖港股,人民币还是不能成为直接投资货币。这里既要支付一笔汇兑费用,还要承担汇率风险。沪股通开通第一天,网上说买进价和卖出价汇差高达6%,就是说至少赚6%才够本,这对快进快出,每天赚1~2 个点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又怎敢染指?后来说6%是参考汇率,实际结算没有那么高。此后,证监会官方微博又称,投资沪港通涉及六类费用,须缴纳交易费、交易系统使用费、交易征费、股份交收费、证券组合费、券商佣金等,还有诸如此类的“市场应急机制”,搞得投资人一头雾水。再说,开户港股通的门槛为50 万元,有50 万元市值(现金)的投资人大部分早已开通港股,何必来凑沪港通的热闹?

第三,至于引来“活水”。这得看水是不是浇在好苗上,浇下去是不是有好收成。像现在的A 股市场,劣股难退,新股不论质地如何,先上来十几个涨停,这对习惯于价值投资的境外投资者来说,还是站在一旁,先看上一阵为妙。要言之,A 股要吸引境外资金,还要进一步改善机制体制,改制为本,引资为用,这才是正道。

最后,附带说一句,我们的QFII 额度有1500 亿美元,截至9 月底也才用掉600多亿美元,还有800 亿~900 亿美元,连“合格”的都在那等,其他资金能跑步进场么?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期刊搜索
期数:
栏目:
作者:
标题:
全年订阅价格:¥88.00
从2021年开始,《理财周刊》全年12期,每月1日发行。付款成功后,您将获得《理财周刊》电子刊一年的阅读权限,包括新发行的杂志以及2015年后的往期杂志。《理财周刊》电子刊的阅读方式:《理财周刊》官方网站"www.moneyweekly.com.cn";搜索添加微信小程序“理财周刊杂志”。
全年订阅价格:¥300.00
《理财周刊》纸质杂志(公开订阅发行12期),邮发代号:4-866。
咨询电话:64759996(9:30~16:30)